北部 Northern Taiwan
臺北市 Taipei
臺北市,通稱臺北,是中華民國的首都及直轄市,位於台灣北部的臺北盆地,是臺北都會區以及北台灣的中心城市,亦為臺灣在金融、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心,2020年臺北獲評選爲最高等級的Alpha級國際大都市。全市劃為12個行政區。設籍人口約有250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9,200人。
Kota Taipei, umumnya dikenal sebagai Taipei, adalah ibu kota dan kotamadya Republik Tiongkok, terletak di Cekungan Taipei di Taiwan utara, merupakan kota pusat Wilayah Metropolitan Taipei dan Taiwan utara , politik, ilmu pengetahuan dan teknologi, pendidikan, budaya dan bidang lainnya. Pusat pembangunan, Taipei terpilih sebagai kota metropolitan internasional tingkat Alpha tertinggi pada tahun 2020. Kota ini dibagi menjadi 12 distrik administratif. Jumlah penduduk terdaftar sekitar 2,5 juta jiwa dan kepadatan penduduk sekitar 9.200 jiwa per kilometer persegi.
大稻埕碼頭
標高382公尺的89樓觀景台,除擁有全方位絕佳的觀景視野外,並提供其他多項設施,包括:超高倍數望遠鏡、紀念照攝影服務、飲料吧、十一種語言之多媒體影音導覽器、紀念品販售服務、世界最高郵筒等;同時更可看到重量達660公噸、世界少數外露供參觀的風阻尼器。
恆壓電梯直上89樓觀景台
觀景台兩部專用最快速電梯以每分鐘1010公尺的速度,於5樓搭乘僅需37秒(B1搭乘僅需39秒)即可達89樓觀景台。
Dek observasi lantai 89 dengan ketinggian 382 meter ini tidak hanya memiliki pemandangan sekeliling yang sangat indah, tetapi juga menyediakan sejumlah fasilitas lainnya, antara lain: teleskop pembesaran ultra tinggi, layanan fotografi foto kenang-kenangan, bar minuman, dan 11 bahasa . Panduan audio dan video multimedia, layanan penjualan suvenir, kotak surat tertinggi di dunia, dll.; pada saat yang sama, Anda juga dapat melihat peredam angin, yang beratnya 660 metrik ton dan merupakan salah satu dari sedikit di dunia yang diekspos. melihat.
Lift tegangan konstan langsung menuju dek observasi lantai 89
Dua elevator tercepat yang didedikasikan untuk dek observasi mencapai dek observasi lantai 89 hanya dalam 37 detik (hanya 39 detik untuk B1) dengan kecepatan 1.010 meter per menit.
大稻埕碼頭
大稻埕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因萬華(艋舺)同安人發生激烈的械鬥,造成族人移至大稻埕定居,開始大稻埕淡水河旁商店和房屋的興建,淡水港開放後,大稻埕在劉銘傳的治理下成為臺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布料為主要貿易交易,當時的延平北路及貴德街一帶便是商業活動的重心,也讓大稻埕早年的歷史多采多姿、令人回味。
近年來大稻埕碼頭除了迎節慶放煙火之外,沿岸並闢建自行車道,民眾可以悠閒騎單車享受河畔之旅,同時欣賞大稻埕的古意景緻。
迪化街-年貨大街
走進迪化街彷若走進歷史的長廊,許多商家樣貌都保有「大正時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建築。自清末一路演變,少有人不知道這裡是臺灣南北貨、茶葉、中藥和布匹的批發貨集散地,迪化街的確勾勒出臺灣商業發達史的初貌。迪化街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門面不寬,屋身則幽長深邃,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臺灣商街的典型。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國父紀念館乃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偉大人格及革命行誼並發揚其思想學說為宗旨,並以推廣社會教育、促進文化建設為目標,為兼具博物館、表演廳內涵及推展全民終身教育的多功能綜合型社教機構;亦為舉辦學術文教藝術活動,提供國人涵養文化藝術、吸收新知及旅遊休憩的全方位文化藝術中心。
國立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的設計師是設計圓山大飯店的楊卓成,紀念堂原址是陸軍總部,當時是臺北市區內最大的軍區,紀念堂採用的藍白兩色,是國旗上面主要的顏色,紀念堂頂部天穹的裝飾是青天白日12道光芒。隨著民主演進思想開放,紀念堂前的廣場已成了民主運動的集會場。
位於中正紀念堂左右兩側的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戲劇院為戲劇、舞蹈等表演活動的場地,經常舉辦大型的表演活動,包括京劇、戲劇、兒童節目等;音樂廳是臺灣最具水準的音樂展演空間,經常舉辦室內樂,交響樂等大型的音樂活動。而兩廳院前廣場也會不定時舉辦戲劇、音樂活動,吸引眾多遊客前往欣賞。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收藏的文物珍寶,是舉世聞名的文化資產,從帝王收藏到全民共有,傳承有序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幾乎囊括了整個中華文化五千餘年未曾中斷的歷史,在世界文明史上獨一無二。博物院內60多萬件收藏品中,大多數是昔日中國皇室的收集品,皇室的收藏則始自1000多年前的宋朝。
陽明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緊臨臺北都會區,全區以大屯火山群彙為主,面積約11,338公頃,由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管理,因火山活動造成的錐狀與鐘狀火山體、火口湖、硫氣孔、地熱與溫泉,具有研究及娛樂價值,受季風影響,植物相兼具高草原、矮草原、闊葉樹林、亞熱帶雨林與水生植物群落,孕育臺灣水韭、大屯杜鵑、蝴蝶與鳥類,陽明山公園栽植的櫻花及杜鵑,使本區成為臺北近郊最吸引人的賞花場所。
貓空纜車
貓空纜車為臺北市第一條纜車系統,係採用法國POMA公司所生產的自動循環式系統,最短發車間隔為12秒,全程搭乘時間約為20分鐘。每節車廂可容納8人,單向最高載客量約為每小時2,000人。車廂有144部,另有3部備用車廂。全長達4.03公里,行駛路線成7字型,共有4個停靠站,依序為「動物園站」、「動物園南站」、「指南宮站」及「貓空站」。另外還有2個不停靠的轉角站,主要目的為引導鋼纜進行轉彎,幾近90度的大轉彎,也是貓空纜車一大特色。在纜車上能從高空俯瞰貓空茶園的景色,隨著纜車上山,也別有一番刺激感。
臺北龍山寺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袋,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所以信徒就在那個地方建立龍山寺,從西元1738年開始,到西元1740年落成。二百多年來,龍山寺經過多次的修建,整個結構是完整「回」字形,在傳統的寺廟建築中,是一種非常尊貴的佈局。在廣場上,可注意地板石材,其中切割較不整齊的部分,已有古老的歷史。
新北市
淡水老街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處臺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扼守北臺灣大門,西元1858年開港通商,是臺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境內除淡水河口狹小平原外,泰半為大屯山陵所被覆。今日的淡水區,舊名「滬尾」,而「淡水」則是一個總稱,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甚至是整個北臺灣。關於「滬尾」這個名稱的緣由,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原居於此的凱達格蘭族語之音譯;一說認為淡水從前有許多捕魚的石滬,在石滬尾端的村莊自然就叫「滬尾」了。而隨著港口的日漸發展,「淡水」的名稱也逐漸取代了「滬尾」。
九份
早期盛產金礦的九份,有「黃金山城」的美稱,聚落因採金人潮湧入而繁華,後隨淘金沒落而寧靜。1980年代末,電影《悲情城市》來到九份取景,九份的山海之美、復古建築與獨特的坡地景觀躍上大螢幕,成為令國內外旅客著迷的唯美山城。
沿山坡緩緩向上的九份老街,狹小街道匯聚各式店家,傳統美食香氣撲鼻,一定要品嘗芋圓、肉圓、草仔粿等九份經典小食,還有小巧可愛的古董玩物、富台灣特色的紀念好禮,帶給旅客琳瑯滿目的購物選擇。旅客可在蜿蜒的九份巷弄中探險,從不同角度欣賞九份之美。
十分風景特定區
十分風景特定區位於臺灣東北部石碇、瑞芳與雙溪之間的十分寮周邊,行政地區上屬於新北市平溪區,實際地理位置是在基隆河的支流上,在臺灣風景區中是屬於瀑布溪谷型。基隆河是北部地區最大也是最長的一條河流,由於源頭的侵蝕作用與附近切割地形的關係,造成許多的斷層與奇岩,而河水經過這些斷層和奇岩後,因速度快而造成許多瀑布奇觀。北自猴硐至三貂嶺,再延伸到十分寮、平溪一帶,形成一連串此起彼落的瀑布群,其中較大且著名的是十分瀑布,在假日總是人潮洶湧、絡繹於途。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為「野柳龜」。其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岩、豆腐岩、蜂窩岩、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區內的林添禎塑像是紀念其當年捨身救人的英勇事蹟。
福隆海水浴場
早在日治時代,福隆就是一個著名的海水浴場,雙溪河在此入海,形成內河、外海的雙重景觀,彎月型拱橋連結兩處,內河河面寬廣、水流平穩,適合從事風帆、獨木舟、游泳戲水等活動,每年5-6月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鋪設有無障礙步道)、7月貢寮海洋音樂祭,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參與,為福隆地區年度一大盛事,此外,周邊亦擁有豐富的觀光景點,充滿懷舊歷史風情,包含曾入「2015明日旅業大獎(Tourism for Tomorrow Awards)」目的獎(Destination Award)之舊草嶺隧道,還有東興宮廣場、榕情步道、福隆海水浴場與龍門露營區串連步道等,福隆火車站自行車租借及福隆便當、石花凍等小吃美食,而且為提供國民享有更優質的旅遊服務,管理處將所管有的旅館區用地委託民間興建及整建高品質渡假飯店,讓遊客不用出國也能享受Villa悠閒的渡假風情。
碧潭風景區
碧潭為臺灣昔日八大景之一,風景秀麗,位於捷運新店總站附近,交通甚為便利,為臺北都會區民眾假日旅遊休憩的好去處。
新店溪流經碧潭出現曲流、岩壁及丘陵,碧潭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其名,適宜划船、游泳、釣魚等活動,景致十分宜人。早年前考試院長孫科曾在潭西岸的懸崖巨石上題有「碧潭」二字,巨石頂上民間居民蓋有亭台,名為碧亭,將潭西山裝點綴地秀麗不凡。
碧潭吊橋長約200公尺,建於西元1937年,橫跨碧潭之水上,佇立於碧潭兩岸,此有如長虹懸空跨越兩岸,成為本地主要特色標誌。站於橋上欣賞碧潭之美景,湖光山色、葉舟點點,把碧潭裝點得如詩如畫,這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為新店區旅遊主要的觀光景點。
基隆市
基隆港
而基隆係位於海口,對於海洋則如呼吸一般熟悉,來到基隆等於接受海洋的洗禮,走一趟港都之旅,風情萬種。出基隆火車站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基隆港,湛藍的海水四季與基隆人共同生活,在此駐足可觀看海港風情,與定期由各國駛進之豪華客輪、郵輪,是談心賞夜景的最佳去處。
基隆市廟口小吃
位於基隆市仁三路旁的奠濟宮周圍,從愛二路至愛三路之間的仁三路,小吃種類眾多,短短3、400公尺,卻聚集了有近200個攤位,走在其間,嘴巴沒有一刻停閒,這時你會期望自己是個超級大胃王,能將這基隆廟口夜市的所有美食都能一一品嚐。
和平島公園
和平島公園位於基隆港港口東側,島上奇岩異石林立,海岸奇特的海蝕地形景觀,如海蝕平臺、豆腐岩、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萬人堆、千疊敷、海蝕洞、蕈狀岩等。
本區雖長年受海風吹襲,但藻生植物(如紫菜、髮菜、鹿角菜、筊白菜、鵝菜、石花菜、紅毛苔、青菜等),魚生物(如黑毛、白毛、白帶魚、象魚、青魚、黃雞、龍蝦等),均隨季節的不同,而遨遊於公園周圍。
桃園市
拉拉山
達觀山原名拉拉山,位於桃園市復興區與新北市烏來區的交界。民國62年(西元1973年)文化大學教授在這裡發現了大片的神木林,從此成為眾所矚目的休閒新據點。也因其林相相當豐富,並擁有全臺灣面積最大的紅檜森林,於是政府在民國75年(西元1986年)正式成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範圍涵蓋北橫巴陵附近山區。達觀在泰雅族語裡,是「美麗」的意思。
石門水庫
石門水庫位於大漢溪中游,座落於桃園市大溪區與龍潭區、復興區、新竹縣關西鎮之間,由於溪口處有雙峰對峙狀若石門,因而得名。
石門水庫風景區各項觀光資源,有依山閣資料館、環翠樓、溪洲、坪林、槭林、蝶苑、茄苳林等,並整修完成環湖步道,而本區因擁有完整的林相,自然生態相當完整,因此鳥類甚多,以低海拔鳥種為主,秋冬季鳥況最佳。
大溪老街
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大溪老街,主要範圍涵蓋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歷史街屋,不僅規模大,建築外觀與牌樓立面也保留得相當完整,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築型式和臺灣早期的傳統商家店街並無二致,都是面寬窄、縱深長的深長形連棟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
新竹縣
峨眉湖
峨眉湖又名大埔水庫,建於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儲水面積135公頃,地處峨眉鄉境為一灌溉為主之水庫,峨眉湖景致優美,青山綠水相互輝映,波光倒影相映成趣,湖中小島詩情禪意洋溢其間,置身其中,有如人間仙境。湖岸有約3,500公尺的環型步道,可由富興國小經細茅埔吊橋逆時鐘而行,現有環形自行車道,可供民眾騎自行車遊覽。
內灣小鎮
內灣風景區氣候宜人,四周山陵圍繞,有油羅溪貫穿其中,「內灣垂釣」是新竹八大勝景之一。內灣支線小火車為臺灣鐵路三支線之一,遊客至內灣可由竹東搭乘內灣支線小火車,來趟難忘的懷舊之旅。
六福村主題遊樂園
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六福村主題遊樂園,園內有四大主題村:魔幻神奇的「阿拉伯皇宮」、狂野飆悍的「美國大西部」、熱帶島嶼風情的「南太平洋」以及近距離觀察原始動物的「非洲部落」,喜好挑戰刺激及探訪動物生態的您絕對不能錯過,體驗真實與夢想交織的歡樂王國盡在六福村!
新竹市
竹塹城迎曦門
新竹古名竹塹,於西元1733年淡水同知徐治民以莿竹圜植為城,1826年,竹塹士紳鄭用錫等人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重新勘定地基,於1827年興工,築造周圍為八百六十丈,高度一丈五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立四座城樓,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南門為歌薰門、北門為拱辰門,日治之後因為實施都市街道改正,於1902年拆掉城牆與城樓,只存東門迎曦門。
新竹都城隍廟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吃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十七公里海岸風景區
新竹市的海岸線北起南寮里,南至南港,長約十七公里,遊憩景點包括南寮休閒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觀景區、港南運河、紅樹林公園、風情海岸、海山漁港觀海台、南港賞鳥區、旅遊服務中心等景點,提供多元化、多面向的美食、美景、遊憩、運動及文化巡禮等休閒功能,成為全臺灣知名的觀光休閒基地。
宜蘭縣
明池森林遊樂區
明池森林遊樂區座落在宜蘭縣大同鄉和桃園市復興區交界之處,又名「池端」,是一個高山人工湖泊。四周原始森林密佈,終年煙嵐繚繞,景色迷濛曼妙,有「北橫明珠」的美譽,更是一處森林浴的好場所。
園區內以庭園山水的概念,設計出具有古代風格的建築景觀,另有明池苗圃、苔園、蕨園、森林步道、國父誕辰紀念林園等,且於山坡步道兩旁設有梯形株苗種育培養區,沿著斜坡步道而行,可眺望高山野地美景及細賞各式花卉的自然風貌。
礁溪溫泉
礁溪鄉以溫泉聞名,位於宜蘭縣東北角,四百多年前這兒住著噶瑪蘭人和泰雅族人,到了西元1796年,福建人吳沙帶領移民進入,並慢慢開墾此地,終於使礁溪逐漸成為宜蘭北部重鎮。礁溪的發展與溫泉是密不可分的,從早期人們築圍沐浴,到日治時代日本人設置公共澡堂和旅舍,開啟溫泉的商業用途,一直到近年來規劃為溫泉觀光特定區,並以溫泉從事各項農漁業的耕種養殖,因此,溫泉也是繁榮此地的重要經濟命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傳統藝術,是民間生活藝術之美,先民薪傳文化之源。為了讓優美多樣的傳統藝術永續傳承,中心位於五結鄉冬山河下游,與親水公園僅一河之隔。園區佔地24公頃,依傳統戲曲、音樂、舞蹈、工藝及民俗雜技之需求籌建,21棟建築及景觀區兼具傳統與環保綠建築。藉由各項研究、保存、傳襲及展演計畫的推動,使傳統藝術觸角延伸到校園、呈現各地藝文風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建立臺灣的文化精神代表。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以周遭自然環境蘭陽平原融為一體,羅東運動公園將綠意推向都市。遊客可在遊園賞景中運動,其運動設施提供居民運動強身的場地。以開放親切為設計概念的園區運動設施,對一般民眾日常休閒運動,從事專業運動的選手,提供一個優良的訓練場所。
五峰旗風景特定區
五峰旗瀑布位於為宜蘭縣礁溪鄉,瀑布後面有五座尖峰並列,就好像是國劇裡武將軍背後的五支三角旗一般,故而得名「五峰旗」。山頂上終年雲霧繚繞,山泉水也不斷自山上直衝而下,形成三疊瀑布,由上而下全長有100公尺,在下層瀑布是風景區的入口處,這裡目前有規劃兒童戲水區及活動烤肉區。在中層瀑布有觀瀑亭,在這裡視野極佳,可眺望翠綠的山巒及欣賞到壁中穿出的瀑布,是蘭陽八景中的「西峰爽氣」。瀑布深居幽谷之中,因此環境分外秀麗山貌靈秀,頗具溪豁之美。每當破曉時分,天空緩緩的泛白、悅耳的鳥鳴回盪在山谷之間,優雅寧靜。
南方澳
位於蘇澳港南側,是臺灣沿海及近洋漁船的重要基地,漁獲量極豐,為臺灣三大漁業重鎮之一。此處有三個漁港及漁市,各依其功能、特色而有不同。第一漁市每天約在下午2點左右,由漁會主持拍賣,第二漁市為每天約在下午3點到5點,由漁民們各自販售。第三漁港旁的漁港路,聚滿各式海鮮、特產品店,也是遊客聚集的地方。